每天接收关于酒咔嚓的最新资讯!
先看长图,再看详文
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最近酒类圈的大新闻——2025年5月18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联合印发了修订后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。这文件可不一般,规格提得老高,各地区各部门都得认真执行。说句实在话,这“”一出,整个酒类行业和餐饮圈都跟着晃了晃,具体咋影响的?咱们慢慢唠。
'禁酒令'颁布近2个月,酒行撤店、五星酒店卖快餐...
好多人可能还记得2012年“八项规定”那会儿,白酒板块市值直接蒸发了3000多亿,那阵仗现在提起来都揪心。不过这次业内普遍觉得,虽然白酒业多少得受点影响,但应该不至于再上演“暴跌3000亿”的戏码。为啥?因为政务消费这块儿,早就在这几年被“挤水分”了——2011年白酒企业的政务消费占比还能占到40%,现在连5%都不到了,对营收的直接影响确实有限。
但话说回来,“直接影响小”不等于“没影响”。政务消费这事儿,更多是给高端白酒“撑场面”的。你想啊,以前政务场合用的茅台、,那可不是单纯喝的,更像是一种“身份符号”,能帮着维持高端形象,间接带火商务市场的溢价,甚至能拉动大众消费的意愿。现在这“撑场子”的需求少了,茅台、五粮液的股价短期往下走了走,市场情绪也跟着低迷。
再看餐饮圈,那些靠政务接待和商务宴请撑场子的高端餐厅、星级酒店,这下可栽了大跟头。就说部分高端餐厅吧,以前包厢上座率能有70%,现在直接跌到30%;单桌人均消费也从原来的300-500元,降到了150元以下,落差大得吓人。更有甚者,有些高端餐饮企业只能在街头支个摊儿卖包子、卤味,靠平价小吃勉强维持生计——这转变,搁谁都得感慨一句“时代变了”。
超级精准的将“谁在吃”“谁在喝”消费群浮出水面!
酒类行业的人爱研究市场报告,总想着从那些花里胡哨的数据里扒拉出“精准消费群体”。可这次禁酒令倒好,直接把“谁在吃”“谁在喝”的底儿都掀开了——咱们不妨拆开看看。
首先是商(政)务宴请和企业招待群体。这部分人占白酒总消费场景的42.22%,说是“主力军”一点不为过。虽说禁酒令对他们的直接营收影响不大,但架不住“风向标”的作用啊。现在去餐厅吃饭,你会发现茅台都改用分酒器倒了,酒瓶都不往桌上摆——这就是新规下的“小心机”,生怕触了红线。
然后是家庭聚会和朋友小聚的群体。数据最有说服力:家庭聚会占了49.11%,朋友相聚也有48%,妥妥的白酒消费“顶流”。禁酒令主要是管工作时间的公务行为,但架不住它带起来的“厉行节俭”风气。你说现在家庭聚餐,是不是也得考虑考虑“少喝点”“喝好点”?这潜在的影响,可比直接限制更深远。
最后是次高端白酒的消费群体。这些年白酒市场一直是“两头热中间冷”——高端和低端卖得好,次高端被挤得难受。次高端品牌以前多少还指着政务消费的“品牌加持”撑场面,现在这优势没了,竞争压力一下就上来了。以前能靠“政务用酒”的名头抬身价,现在得真刀真枪拼产品、拼口碑了。
有人说禁酒令比“口罩”影响都大!
有人要问了:“政务消费占比都降到5%了,咋还能掀起这么大波澜?”关键就在于新规的“狠”和“广”。以前的禁酒令多是“局部限制”,比如只针对“高档酒水”,还能通过“价格规避”或者“换渠道”绕过去。但这次不一样——新规把限制范围从“党政机关”扩大到了国企、国有金融企业,甚至连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都包括了,受约束的人一下子多了好几倍。
更关键的是,这次直接来了个“全面禁酒”,白酒、红酒、啤酒全在列,连“价格规避”的漏洞都给堵死了。说白了,就是“刚性约束”——没商量,必须执行。再加上政务消费的“引领作用”,企业招待用酒的团购量少了,公职人员自己在家喝酒、请客吃饭的意愿也降了,这一环扣一环的影响,波及的可不止餐饮和白酒行业,整个经济生态都跟着颤悠。
白酒行业,啥时候能缓过来?
现在市面上各种市场报告还在那儿分析“消费趋势”,但说实话,这次禁酒令就像往湖里扔了块大石头,激起的涟漪远没到平息的时候。白酒板块要想真正复苏,得过好几道坎儿:库存得消化干净、价格体系得稳住、消费场景得重新搭起来,还得等宏观经济整体回暖——这几件事儿缺一个,都难说“复苏”。
不过话说回来,茅台董事长张德芹最近公开表态“支持新规,是时候让中国白酒回归初心了”,并且又提出:“茅台酱香酒要积极对标,强化品牌定位,主动对标国内外一线白酒品牌”这是什么信号?我相信你懂。“国酒”要是能与“12年单一麦芽威士忌”进行价格对标,小编也愿意支持国货!头部企业都开始引导行业转型,往更健康的消费模式走,说不定哪天就能拨云见日。
“禁酒令”之所以在目标群体高度化的前提下仍对市场产生严重影响,更是“精准的定位了酒类餐饮主要群体”!更严格、更广泛的约束范围、政务消费的强大引领作用、对整个经济生态的深远链式影响,波及“大多数行业”,甚至被认为会导致“就业压力增加,酒类金融属性也可能就此崩溃”。这些市场悲观预期和心理影响,多因素共同作用,导致了比以往更显著的市场反应。但是只有“痛了”才能真正明白合规的消费和相关产业能够健康发展。
这次禁酒令与其说是“冲击”,不如说是“洗牌”。把那些依赖政务消费、靠“面子酒”撑场子的泡沫挤掉,剩下的才是真正靠品质、靠口碑说话的好酒。至于咱们普通消费者?说不定以后下馆子吃饭,能喝到更实在、更接地气的酒——这事儿,您咋看?
热文导读
泡泡玛特Labubu 多巴胺密码:为啥比好酒更上瘾!
海外抛售、深证出局、危机四伏的“一哥”会成为“酒圈恒大”吗?!
海外抛售、深证出局、危机四伏的“葡萄酒一哥”会成为“酒圈恒大”吗?!
审判鲁迪Rudy 假酒案的证人,如今拍卖自己8,000瓶藏酒? [原创]
审判鲁迪Rudy 假酒案的证人,如今拍卖自己8,000瓶藏酒? [原创]
喝酒前吃点啥能保胃还不“上头”?营养师指南。
【趋势】00后酒要0°态度
有钱大佬撤场、法国名庄期酒受到百年寒冬【原创】
求喜欢
卓信宝配资-卓信宝配资官网-配资咨询-东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