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
成都的脉搏,在10万辆出租车与网约车的穿行中跳动。它们是成都这座千年古都、烟火蓉城的“流动窗口”,更是无数旅客认识成都、感受成都的“首位接待者”。9月30日,成都东站西广场,“微笑服务·文明同行”成都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文明提升活动在此启动。
微笑倡议:
行李多搭一手、有需求应一句
活动由成都市委宣传部(市文明办)、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主办。
活动现场,5分钟纪实短片《致敬城市摆渡人》让现场数次响起掌声。镜头记录下暴雨夜熄灭计价器的卢坤亮、为急救婴儿连闯3个红灯的周青松、在后备箱常备雨伞和晕车药的向富维……这些真实故事让网约车“司机之家”“暖心之家”建设规划的发布更具温度。
“我承诺:用微笑消除陌生,用专业守护安全……”10位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,集体宣读《微笑服务倡议书》。“微笑问候、安全守护、车厢整洁、诚信经营、友善关怀”五项承诺中,“五个一”特殊服务引发共鸣:即对老弱病残孕群体做到“开车门扶一把、上下车问一声、行李多搭一手、有需求应一句、目的地等一刻”。滴滴出行代表现场表示:“文明服务是城市与行业的共同答卷。”T3出行平台负责人现场展示新版APP的“暖心服务”模块,包含无障碍叫车、静音模式等12项功能。
爱心司机分享
方向盘上的温暖:
保障特殊考生 提前演练7次
“考生小林的假肢需要特别调整座椅,我们提前演练了7次。”鞍马出行司机李秀东的讲述让观众屏息。这位连续5年服务特殊考生的退伍军人,自制了《助考服务手册》,记录着全市23个考点无障碍通道位置。他车内常备的文具袋上,“金榜题名”的刺绣已有些褪色——那是去年一位考生母亲留下的谢礼。
蓉城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卜晔阳展示的手机相册里,2021年暴雨夜救人的照片依然清晰。“老人体重比我预估的重20斤,但听见她说‘孩子别摔着’,突然就有劲了。”这位从业5年的年轻司机还有个特殊习惯:每天收车时把后排缝隙清理一遍,“捡过准考证、钻戒,最难忘是张化疗预约单,连夜送还了医院。”他还喜欢拍一些“出租车乘车指南”的公益短视频,教大家面对“拒载、绕路、不打表、不开发票”时,如何“避坑”。
活动现场
温情从来都是双向的馈赠。在成都,文明正形成“政策-企业-市民”的闭环:交管部门建立“好人好事”数据库,累计为87名司机消除救人产生的违章记录;成都市文明办、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工会、街道、社区,让全市3000余个党群服务阵地、2425个工会驿站、更多网约车“司机之家”“暖心之家”全面开放,向司机提供免费休息、饮水、应急药品等;滴滴出行、高德打车、T3出行、曹操出行等平台都推出了类似的“十分钟宽容机制”,允许司机在服务间隙小憩……正如市民观察员王女士所言:“当司机为乘客撑伞,乘客为司机递上矿泉水,就完成了司机与乘客之间最动人的文明接力。”
卓信宝配资-卓信宝配资官网-配资咨询-东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